规范与共识丨国内首个狼疮抗凝物相关共识发布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内首个狼疮抗凝物检测相关共识——《狼疮抗凝物检测与报告规范化共识》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发布。共识对国内LA的检测、报告流程等提出了规范化建议,以确保相关疾病和临床状况的准确处置。
狼疮抗凝物(LA)检测是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基于凝固时间的检测项目,因此,LA结果容易受多种抗凝药物的干扰。LA已被推荐应用于多种临床情况 ,如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实验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风险评估以及不明原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延长的解释等。
LA 不仅仅见于 SLE,还可见于其他多种自身免疫状态,在感染、肿瘤及应用特定药物的患者中 LA 也会呈一过性阳性,且 SLE 患者中也仅有一部分存在 LA ;其次 LA 的“抗凝”作用仅限于延长体外依赖磷脂的凝血时间,而在体内,LA 的持续存在常与血栓形成有关。
哪些患者需要检测LA
01 疑诊APS者:<50岁的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其他部位动脉血栓患者;<50岁的不明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或不常见部位VTE患者;不明原因反复发生动、静脉血栓者;微血管栓塞患者;复发性流产、死胎、早产、重度先兆子痫、严重胎盘功能不全等产科并发症者。
02 疑诊SLE者。
03 需进行VTE风险评估(如依据Caprini评分或Padua评分)的住院患者。
0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网状青斑或较年轻(<50岁)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合并其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者。
05 不明原因凝血时间(一般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特别是APTT延长纠正试验不能纠正者。需注意由于不同APTT试剂对LA敏感度各异,正常的APTT结果不能排除LA。
LA检测前注意事项
应用抗凝药物、妊娠等情况可导致 LA 检测假阳性或假阴性,应尽量避免在此类情况下送检;必须送检时,临床医生应谨慎解读报告结果,必要时与检测人员共同分析。
接受抗凝药物的患者送检时应注意检测结果是否受到抗凝药物的干扰,必要时应进行复查和明确是否有药物残余。
当患者用药或病史不清时,建议同时送检LA和常规凝血项目,如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凝血酶时间(TT),已提供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应用抗凝药物的背景信息。
LA检测方法
由于没有一种检测方法对所有 LA 均敏感,建议选择至少 2 种基于不同原理的方法同时检测LA。常用的方法为 dRVVT 和对 LA 敏感的 APTT(推 荐 首 选 以 硅 土 作 为 接 触 激 活 物 的APTT 试验,前者利用蝰蛇毒直接激活Ⅹ因子,不受接触因子及Ⅶ、Ⅷ、Ⅸ因子缺乏或抑制物的影响;后者利用接触激活物激活内源凝血途径,不受Ⅶ因子缺乏或抑制物的影响。每种方法均包含筛查、确证和混合试验,任一种方法结果阳性即提示存在 LA。此外也可选用稀释凝血酶原时间、大班蛇毒凝血时间和蛇静脉酶凝血时间等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学会(CLSI )及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指南推荐的 LA 检测方案主要有 2种,一种为整体试验:同时检测 LA 筛查和确证试验,必要时进行混合试验;另一种为序列试验:先进行筛查试验,结果阳性再进行混合和确证试验,实验室选择其中任一种方案均可接受。
共识明确指出,选择至少2种基于不同原理的方法同时检测LA。常用的方法为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和对LA敏感的APTT。目前创凝生物已上市的LA(dRVVT)和APTT可用于临床狼疮抗凝物检测,受到了国内多家三甲用户的认可。为更好满足临床需求,创凝生物研发的易栓症检测项目(PC、PS)和凝血因子正在申报中,即将上市,敬请关注!